今年的校刊系列活動,以「傳承 × 創新」為雙主軸,讓青春的能量在紙上延伸、接力。除了校刊競賽、展覽與市集,我們還請來三位曾在校刊編輯室淬鍊青春的重量級前輩——羅智成、許悔之、蔣亞妮,和現役校刊青年面對面開講!
這場跨世代的校刊對談,不只是經驗分享,更是一次對未來的集體想像。一起聊聊:校刊的力量能擴及多廣?我們,又能如何用一支筆,把時代寫進青春?
歡迎所有喜愛校刊、關心校刊的你一起參與。
▌座談會主題
我們為什麼還要辦校刊?— 校刊的價值、影響力與未來想像
▌座談會時間
114年7月26日(六)10:30-12:00
▌參與方式
本活動為服務大台北地區以外的校刊青年與民眾,提供線上直播,報名時可選擇實體或線上參與。
實體座談會地點: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二樓(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,近古亭捷運站)
線上座談會:報名時請填寫電子信箱,活動前五天,紀州庵將寄出參與網址
▌座談會內容簡介
時間 |
講者 |
座談焦點 |
10:30-11:00 |
羅智成 1955年生,詩人、作家。曾任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編輯、《中時晚報》副刊主任、《VOGUE》雜誌編輯總監、Hit 91.7電台台長、《TO'GO泛遊情報》雜誌發行人 |
校刊對於當時的學生活動、思潮影響有多大? 從校刊編輯的經驗,如何影響日後的職涯發展? 社群媒體時代,校刊該如何與時俱進? 是否有可能發展「多媒體校刊」?(Podcast、電子刊、社群經營等) 如何讓校刊更具影響力?如何吸引讀者? 校刊對學生的影響:從創作能力到批判思考 校刊如何記錄時代變遷?有無社會議題的參與? 如何讓校刊不只是一本刊物,而是學生對話的平台? 在校刊裡,學生能夠發掘哪些學校/社會議題? |
11:00-11:30 |
許悔之 1966年生,詩人。曾任《自由時報》副刊主編、《中時晚報》副刊編輯、《聯合文學》月刊及出版社總編輯、電視節目主持人,現為有鹿文化社長 |
|
11:30-12:00 |
蔣亞妮 1987年生,曾獲台北文學獎、教育部文藝創作獎、文化部年度藝術新秀、國藝會創作補助等獎項。出版散文集《請登入遊戲》、《寫你》、《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》) |
7/26(週日)當天,除了青春編年校刊高峰會,紀州庵還舉辦校刊展、市集以及校刊競賽頒獎典禮,請關注更多活動詳情:https://kishuan.org.tw/activity_detail1722.htm。
聯絡人 (02)2368-7577分機26張小姐,zrw416@kishuan.org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