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名活動請先加入紀州庵會員,實名制報名。一個名字僅能報名一個位子。
若要代親友報名,務必調整「訂單數量」,並在「備註」欄留下親友姓名。
若未能配合,恕無法保留名額。
講題|移動與在地的交響──創作歷程分享
時間|2025年11月7日(五)19:00-21:00(1830開放入場)
地點|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(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,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,走路約10分鐘)
大綱|
作為一名從離島金門到臺灣求學的研究者與創作者,一路走來對於文學的信念、創作啟蒙的覺知、教學生涯的必然與進入學界的歷程等,於中歲之際回顧,不免反省是機緣巧合,抑或為初衷的堅持?本次講座將分享故鄉、他鄉如何在個人生命旅程中彼此交響,創作與評論又如何形成彼此的養分或阻礙?當今之世,文學作為一種堅持的意義何在?期待也能和參與者激發彼此的交響與共鳴。
|講者簡介|
石曉楓
福建金門人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,現為該系專任教授,研究領域為臺灣及中國現當代文學,兼事散文創作,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、梁實秋文學獎、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散文大師優選等。著有散文集《跳島練習》、《無窮花開──我的首爾歲月》、《臨界之旅》;評論集《創作的星圖:國民散文手藝課》、《生命的浮影──跨世代散文書旅》;論文集《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》、《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》、《白馬湖畔的輝光──豐子愷散文研究》;另主編《九歌112年散文選》,並與凌性傑合編《人情的流轉:國民小說讀本》、與吳鈞堯合編金門文學讀本《浯島潮聲:詩歌、散文卷》、《牧野篝火:小說、報導文學卷》共二冊。
|注意事項|
- 本系列講座免費。報名須註冊紀州庵官網會員,請透過本頁面報名。
- 報名後若無法出席,請自行登入本官網「會員中心」,至「退費申請」取消報名。
- 一個名字僅能報名一次,若要代朋友報名,務必調整「訂單數量」,並在「備註」留下朋友姓名。若未能配合,恕無法保留名額。(例:王小明可替吳小美報名,若王小明要替吳小美報名,需將訂單數量調整為2,並在備註欄留下「吳小美」的名字。若不能配合,視同僅有王小明一人報名成功。)
- 因場地空間有限,若已達人數上限,線上報名提前關閉。講座當天視報到情況開放登記候補入場。
- 聯絡人:吳先生,02-23687577#30,E-mail:wty20240501@kishuan.org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