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芳明導讀現代詩

 

作者介紹

◎陳芳明,1947年生於高雄。現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講座教授。著作等身,包括散文集《昨夜雪深幾許》、《革命與詩》、《深淵與火》等;評論集《美與殉美》、《典範的追求》及「夜讀」系列等;學術研究《後殖民台灣:文學史論及其周邊》、《殖民地摩登:現代性與台灣史觀》、《台灣新文學史》等;傳記《謝雪紅評傳》等。

 

現代詩是戰後台灣文學藝術成就的重要一環,其中的一個關鍵便是語言的創造與意象的塑造。詩的形式可以說非常簡單,但是詩行之間所暗藏的藝術內容,可以說是無窮無盡。身為現代詩的讀者,我從年輕時期就開始嘗試精神的冒險。在詩行與詩行之間,有時讓我覺得困頓,有時又豁然開朗。長期讀詩的經驗,引導我去發現文字從來不是靜態的,而是暗藏太多想像。在讀詩過程中,不免會出現絕境,只是在神祕時刻又發現絕處逢生。從18歲出發,到現在已經超過半世紀,更加發現詩的藝術確實深不可測。

 

分享自己讀詩的經驗,為的是讓我的朋友發現藝術的奧妙。在我撰寫《台灣新文學史》的篇章裡,詩的份量與比重橫跨許多篇幅。縱觀兩岸的現代詩成就,台灣詩人語言的活潑,顯然遠遠超越中國詩人。其中最重要的關鍵,恐怕是台灣詩人,縱然穿越過戒嚴時代,卻在心靈深處找到靈魂逃亡的出口。對岸的詩人,甚至靈魂的出口都被封鎖。必須要等到一九八○年代,北京開始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,心靈才稍稍獲得解放。幾位重要的台灣詩人,如洛夫、余光中、楊牧的詩集,在中國詩壇的流傳相當廣。北京對於思想的干涉,對於言論的控制,即使在改革開放之後也未嘗稍緩。心靈無法解放,詩也就無法解放。

在台灣文學的閱讀歷程中,詩的饗宴一直是生命中非常珍貴的經驗。讀詩,不僅在挖掘靈魂的容量,也在挖掘精神的對外放射。這種經驗非常私密,卻又可以公開分享。詩的篇幅雖短,它所完成的藝術高度,完全不輸於小說與散文。由於是一種濃縮的藝術,詩膨脹之際,可以與小說比並。以最短的語法,壓縮太多的視覺與感覺,在閱讀時反而出現許多飛翔的時刻。橫跨半世紀的閱讀,對於台灣詩壇重要創作者,不免會帶有個人的偏愛與偏見。無論如何,每位詩人的心靈都值得我尊敬。畢竟在有限的篇幅裡,詩人進行各種可能的實驗,使想像與抽象變成具體可以撫觸。

在最早的文學啟蒙裡,切確地說,在我17、18歲之際,就已經閱讀了葉珊、余光中、洛夫的作品。葉珊後來改名楊牧,他所帶給我的文學教育,一如余光中那樣,總是循循善誘。使一位接受歷史訓練的學生,逐漸向文學傾斜。這三位詩人都一樣屬龍,楊牧小他們12歲,都在我追求文學過程中,帶給我非常深刻的影響。如果說他們是我生命中文學流域的源頭,應該並不誇張。那樣的轉折非常神祕,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刻,突然帶給我神啟式的暗示。在戰後世代裡,我可能不是唯一受到引導的。但能夠到達刻骨銘心的地步,我應該是屬於罕見的少數。戰後台灣文學的成就,當然是以小說為最大宗。但我必須強調,詩的藝術應該是居於上位。

 

接受紀州庵文學森林的邀請,我決定在今年秋天開授詩的閱讀。對於一位進入晚境的書寫者與研究者,能夠創造機會繼續詩的閱讀,自然是一種幸運的事。為了迎接這項讀詩課程,我決定以自己已經完成的《美與殉美》這本專書,作為授課的指標。這本書幾乎囊括了我偏愛的幾位詩人,包括白萩、林泠、方思、余光中、洛夫、楊牧、周夢蝶、商禽、鄭愁予、陳育虹、陳黎、羅智成。大約每周以一位詩人為中心,探索他們的詩藝與語言。文字永遠是靜態的,只有經過閱讀才有可能產生動態。那是心靈與詩行所產生的交感作用,通過想像之際,扁平的文字才有可能立體起來。

 

在12周的課程裡,每周介紹一位詩人,並且以他們的選詩作為討論重心。所有的閱讀都非常私密,尤其面對詩行之際,不同的心靈會產生不同的解讀。那種奧妙,正是藝術核心的價值。每位詩人有他們的表達方式,因此所產生出來的文字速度也因人而異。速度感,正是讀詩之際的一定程度掌握。讀詩,不是靜態的閱讀,而是讀者以默唸的方式緩緩進行。嘗試去推敲為什麼有些詩行特別長,有些詩行特別短;長的時候速度較快,短的時候速度放緩。那是經過詩人在寫詩之際的自我控制,全詩完成時,整首詩的抑揚頓挫也跟著完成。

 

我很慶幸在年輕時期,就展開詩的閱讀。那時候的學校教育,仍然停留在五四的徐志摩時代。那種格律詩的表現,正是五四運動之後,文人心靈開始慢慢獲得解放。但那種詩學的薰陶,似乎未能趕上台灣社會的節奏感。語言最能夠表現一個社會的藝術成就,如果必須依賴格律或是依賴政治才能寫詩,詩人的心靈永遠無法獲得解放。這也說明毛澤東統治時期,無法出現詩的藝術成就的原因。當文人為政治服務時,文學就構成一種精神囚牢。這說明了為什麼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成就,遠遠超過到文革爆發時的中國詩學。心靈沒有獲得解放,藝術就不可能誕生。

 

一九三○年代的何其芳與卞之琳,正好代表中國左翼作家成立之前的詩學成就。早年在海外時期,接觸到何其芳青年時代的詩作,內心感到非常訝異。這樣一位傑出的詩人,隔空隔代對一九五○年的台灣詩人影響甚鉅,但也止於一九五○年代而已。何其芳後來去擔任中國共產黨的文藝官,四處干涉文人的書寫,批判詩人的階級立場。一個詩人終於沒落了,甚至墮落了。他只是帶頭去歌頌毛澤東,從此便在中國新詩運動史徹底消失。反觀一九五○年代的台灣,許多詩人也被驅使去歌頌時代與歌頌政治。但是在他們各自創辦的詩刊,卻表現了他們真實的藝術精神。

 

台灣現代詩運動,遠遠超越了國民黨文藝政策的控制。軍中詩人藉由晦澀的語言、斷裂的字句、跳躍的詩行,來表達他們內心被壓抑的憤怒與愛。戰後台灣詩史的精彩,便是在這些似懂非懂的字句中展現出來。這門課程每周以一位詩人為單位,以他們的詩作為欣賞的基礎。在他們的詩行之間穿梭時,慢慢體會每位詩人的語言運用與風格塑造。

※原文登於文訊雜誌2020年09月

課程分為2020年以及2021年上課,2020年:林泠、方思、白萩、余光中及洛夫;2021年:楊牧、周夢蝶、商禽、鄭愁予、陳育虹、陳黎、羅智成

 

2020年11月07日周六1400-1600起,將帶領讀者細細品讀每位詩人的語言運用與風格塑造,相關課程資訊詳見下表:

上課地點:紀州庵文學森林(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,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)

每周六1400-1600,共12講

TOP